穗國企改革方案出爐 競爭性企業5年內全上市
時間:2015-06-01 14:33:00 閱讀:4412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廣州國企改革方案出爐 強調證券化水平成亮點 被稱為“最市場化”的改革方案
2015年將是國企改革全面落實的一年。市場調查研究員從有關方面獲悉,廣州市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印發。
總體要求
《意見》提出了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為重點,凝聚共識、協同推進,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國資運作市場化、證券化、社會化、國際化,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影響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促進國有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共同繁榮,為廣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薪酬
與企業上繳財政的收益掛鉤
國企領導今后將能上能下。《意見》提出,將建立企業領導人退出機制,對連續兩個年度考評結果為不勝任的,或任期內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且無重大客觀原因的,須對企業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屬經營失誤造成連續三年新增虧損的,對有關領導人員堅決予以免職、解聘。
《意見》指出,廣州將深化市屬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市屬企業負責人薪酬要與企業上繳財政的收益掛鉤。
“股權激勵”列入了《意見》中,提出將出資人、企業、經營層、職工的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動力結合,探索建立持股經營、技術入股、增量獎勵、期股期權等中長期激勵機制。
關鍵詞:重組
市屬企業2017年調整至30戶
重組未來或成為廣州市屬企業的關鍵詞。《意見》提出,到2017年,市屬企業調整至30戶左右。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的80%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集中到前20戶大企業集團。
《意見》強調加大整合重組力度,鼓勵企業通過證券市場、產權市場,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開放性聯合重組。加大力度對市屬企業實施動態整合重組,形成企業優勝劣汰制。
到2016年,市屬企業國資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提高到25%,2020年提高到30%,國有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關鍵詞:金融
打造若干國資金融控股平臺
在《意見》中,國資金融業也被提及。廣州將推動國資金融產業跨越式發展,圍繞廣州主導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需求,加快發展銀行、證券、信托、期貨、保險、小額貸款、股權交易、融資租賃、擔保等業務,大力發展汽車金融、商貿金融、航運物流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提升國資金融產業對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和打造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貢獻水平。打造若干國資金融控股平臺。加快市屬銀行、證券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發展,通過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增強資本實力,實現快速擴張和上市。
越秀金控借殼廣州友誼上市,使得廣州國資金融業開始受到關注。市場調查研究員獲悉,廣州國資委正推動國資金融業加快發展,實施“232”戰略,促進2家金融控股平臺、3家銀行、2家證券公司做強做大。
五種主要路徑
發展混合所有制
昨天,德勤發布《聚焦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白皮書,從為什么混(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誰能混(主體)、跟誰混(對象)、怎么混(實現方式),以及混什么(機制保障)五方面全面解讀政策,希望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獻計獻策。
根據已公布的各省市國資國企改革文件,白皮書指出,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過五種路徑實現:重組、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員工持股、引入并開展產權制度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黎嘉恩表示,重組可以減輕企業包袱,提升國企競爭力,并且可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為企業帶來優質的資產或業務。
關鍵詞:上市
競爭性領域企業擬全部整體上市
混合所有制是國企改革的重點,意見提出廣州國企改革的主要目標,即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為市屬企業主要形式。至2020年,競爭性領域的市屬企業全部實現整體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在綱領性文件中明確提到國有資產證券化水平,這意味著上市將成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式。在今年2月舉行的廣州國資監管工作會上,廣州市國資委透露了廣州今年國企的上市計劃,打造創興銀行、越秀金控、廣州金控、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5個金融上市企業;選擇20戶左右中等企業通過IPO上市或新三板上市。
“強調證券化水平是廣州市國企改革方案中的一大亮點,可以稱得上是‘最市場化’的改革方案之一,實現混合所有制,IPO將是主打。”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德勤華南區國企改革負責合伙人余莉娜表示,廣州國企改革方案顯示出廣州市國企改革整體起點很高,多家企業具備了IPO的能力。《意見》從運營方式、監管方式、薪酬等全方位來規劃,更加市場化。
關鍵詞:混合制
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
《意見》提出,規范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除極少數承擔國家政策性職能的企業和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保持國有獨資外,其他競爭性企業按照企業實際確定國資持股比例;負責基礎設施和功能區域開發建設、提供公共服務和保障改革民生的準公益性企業,可保持國有獨資或國有絕對控股;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重點骨干企業,可保持國有絕對控股或相對控股;一般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按照市場規則有序進退、合理流動。
《意見》強調,積極引入非國有資本,有序發展各類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
業內指出,這相當于提出了國有獨資和控股的“負面清單”,民營資本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的行業和領域。
城區內“三舊改造”土地資源受到社會資本青睞,意見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擁有土地資源的企業引入社會資本需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后方可實施。(市場調查研究員耿旭靜)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