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劑產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時間:2019-12-18 10:36:00 閱讀:3687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近期,制冷劑行業驟然熱了起來:HCFC-22(R22)由3月初的1萬元/噸連漲兩月,3月和4月份的漲幅分別達到18%和12%左右,短短兩個月時間的累計漲幅超過30%;相關制冷劑上市公司的股價更在5月中旬出現漲停,生產R22等產品的企業開工實現滿負荷。有制冷劑企業樂觀地認為,在其帶動下,部分制冷劑產品將再現2011年強勁復蘇勢頭。而另一方面,HFC-134a等第三代制冷劑產品陷入了國內產能過剩、國外“雙反”調查的雙重壓力之中,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邊火熱一邊寒冷的狀況?整個制冷劑產業何時能真正復蘇?目前該產業還存在什么問題,應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二代產品價格回升
今年以來,我國制冷劑行業亮點頗多:整個產業鏈從R22到甲烷氯化物開始漲價,其中R22和三氯甲烷都創了2014年以來的新高。R22一季度累計漲幅達20%,4月以來的漲幅也在10%以上,2月10~5月10日的累計漲幅達到34.19%。5月12日,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普遍出現漲停。
對此,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葛方明表示:“R22熱不代表所有的含氟制冷劑都熱。對R22來講,其復蘇勢頭是配額限制、原材料漲價以及行業銷售旺季到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根據國際履約要求,我國從2013年開始正式淘汰含氫氯氟烴(HCFCs)的使用,以2009和2010年兩年銷售量的平均水平為基數,每年削減10%,2030年實現除占2.5%的維修和特殊用途以外的完全淘汰。對此,R22的生產和使用從去年8月就開始執行配額管理,即用于原料用途的生產量不受生產配額限制,但用于國內使用的生產量和用于出口的生產量受生產配額限制。因此,這導致今年以來包括R22在內的HCFCs產品產能在逐步收縮,再加上空調需求旺季即將到來,國內廠家逐步調整產品價格,才形成了上述的局面。
然而,身為氟制冷劑的生產大國,用于車用空調的HFC-134a和用于家用空調的HFC-410A(R410A)等第三代制冷劑產品的價格并未隨同R22等產品而上漲。
三代產品內外受擠
第三代制冷劑產能過剩是國內制冷劑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內近3年新建開工的產能已相當于過去歷年產能的總和。”葛方明談到,“根據目前中國制冷劑的產能情況,如果滿負荷開工,可以供給全世界的消費,足見其過剩程度。”
據葛方明介紹,2013年,國內HFC-134a產能已達20萬噸,開工率不足70%;HFC-125產能已達16萬噸,開工率不足50%;HFC-32產能已接近15萬噸,開工率也不足50%,但還有企業在建和擬建相關項目。
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于曉崗也表示:“雖然替代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大,但產能擴大的趨勢更為明顯,產能過剩嚴重。近2年,產能大于需求近40%,行業整體的開工率小于60%。而每年下游的需求僅有小幅增長。”
據于曉崗介紹,由于前2年新型R410A系列制冷劑前景看好,導致社會主流資本紛紛流入,以前沒有從事過氟化工的企業也進入到這一領域,新產能逐步增多,導致供過于求,市場混亂,無序競爭嚴重。
“由于行業新進入者既無客戶資源,也無銷售渠道,因此只能依靠低價競爭。另外,去年貴金屬如銅、鋁等跌價,也導致第三代制冷劑價格下降,空調企業采購成本降低,相關制冷劑企業生存較為艱難。”于曉崗強調。
東岳集團進出口公司經理任學也表示,目前國內制冷劑企業的毛利水平較之前下降很多,3年前的HFC-134a出口價格是100美元/瓶,現在只有40多美元/瓶,這里面有因技術進步而成本下降的原因,另外主要是產能擴大、無序競爭所致。
浙江衢化氟化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雷俊則談到,自2011年至今,國內制冷劑行業進入到一個下降通道和低谷期。目前這一輪低谷期的成因,主要是上一輪行業景氣所造成的產能過剩所致,對于制冷行業的影響非常深遠。特別是HFC-134a及R410A這兩大類替代品,無論是家用產品還是商用產品,產能過剩是中國制冷產業面臨的重大問題,這使得2012年至今,全行業始終處于低谷狀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無利潤可言。
除了國內產能過剩之外,制冷劑企業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雙反”及歐洲的“禁氟令”。
據雷俊介紹,美國去年啟動了對中國HFC-134a的“雙反”調查,近期將進行傾銷調查初裁,會加劇這個行業的困難局面。
另據了解,歐洲議會近日討論修改一項法律草案(F-gas法規修正案),要求在整個歐盟范圍內逐步削減溫室效應值較高的氣體使用,力爭在2030年將這類產品在歐盟的用量減少79%。歐盟“禁氟令”對國內企業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積極開發四代產品
雷俊表示,美國25%左右的HFC-134a制冷劑產品來自中國。為應對美國對我產品的“雙反”調查,國內的一些大企業已經積極應訴,認為美國反傾銷依據并不成立,目的是保護其國內產業的利益。一旦判定美國反傾銷初裁成立,國內企業就要繳納巨額保證金,對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非常不利,風險將會增大并失去原有的競爭力,相當于被擋在了外面。
而針對歐盟的F-gas法規修正案,于曉崗表示:“歐盟的F-gas法規修正案比較激進,旨在降低含氟氣體的排放和歐盟的環境壓力。2014年3月份通過歐洲議會投票審議,預計將于今年2季度通過歐盟委員審議,并于2015年1月開始實施。從修改案內容來看,它比上一輪修正案的規定有所放寬,法規要求到2030年歐盟區域氫氟烴(HFCs)生產量和進口量將控制在2009~2012年平均值21%的水平;對不同領域HFCs物質在新設備中的使用也明確了禁止日期。”
根據市場調查數據顯示,歐美現階段大部分國家和企業都在推廣低GWP(全球溫室效應潛值)的HFO-1234yf作為汽車空調制冷劑替代品,但也有少數國家和企業在推廣R744、R32和R290等產品。歐盟MAC指令要求,從2017年開始,在歐盟28個國家中銷售的所有新車都必須采用GWP小于150的制冷劑。但由于其替代技術尚未成熟,第四代制冷劑——HFO-1234yf在奔馳、大眾等下游一些汽車廠商中也存在一定的爭議。
面對當前挑戰,國內制冷劑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國外對我們設置的技術壁壘有其經濟政治的博弈成分,因為他們的第三代替代品如HFC-134a及R410A的市場份額正逐步被中國廠商取代。但是未來新的、更加環保節能的替代品的出現不可避免,可能是HFO-1234yf,也可能是其他產品,所以我們必須做好第四代替代品的技術儲備。一旦這一產品在國外獲得廣泛應用,我們將能為現有客戶群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讓下游企業受益。”于曉崗談到。
葛方明也強調,中國是制冷劑生產和消費大國,企業必須遵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生產經營。首先要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制定的政策,企業要堅持執行;其次,我國氟化工存在低端過剩、高端需要進口的問題,因此企業要加快技術創新,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否則將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國內在開發第四代制冷劑產品方面有了一些新動向。
據雷俊介紹,作為HFC-134a的替代產品,國內已有企業有自己的HFO-1234yf專利,目前在中國已經獲得了相應專利的授權。“在制冷劑行業,我們的宗旨是做好追隨者,跟隨跨國公司的主流,還不是引導者,因為像杜邦等國際大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遠遠比我們多得多。因此,一旦他們推出新產品,我們就要加快這方面的研發,減少雙方的差距,并在新的領域研究突破他們應用專利壁壘技術,加大對新產品生產及應用領域的開發。現在除了依托自己的技術人員,我們還要與國內科研院所采取開放性的合作,將技術突破后的收益體現知識產權的共享,共同推進這項工作。”雷俊表示。
抓好管理延伸產品鏈
除了積極應訴和做好第四代產品的技術儲備,國內大型企業還通過強化管理和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延伸出更加環保和高附加值的新產品,來應對產能過剩的危機。
據于曉崗介紹,為應對目前的市場壓力,中化藍天正不斷加大技術改進步伐,強化成本管理,包括采取精益管理、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等方式,盡可能做到成本最低。在公司戰略目標上,中化藍天將重點發展氟聚合物、氟精細化學品以及清潔滅火劑和電子氣體等環保型新產品,爭取早日實現規模化生產,滿足不斷增長的下游需求。
“我們利用上游儲備豐富的螢石資源,正在發展綠色環保制冷劑產品。未來公司的策略分兩步走:一方面是氟聚合物、氟精細化學品等新產品的上規模、增加產能;另一方面是做好第四代替代產品的技術儲備,力爭站在氣候和環境解決方案最前沿,成為一家優秀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于曉崗強調。
雷俊表示,巨化公司的策略是積極開拓歐洲、東南亞、中東及南美的市場。與此同時,還要開拓國內市場。HFC-134a過去主要用于出口,目前國內市場前景很大,但市場上充斥著假冒偽劣產品,因此希望政府和媒體能加大對市場上假冒的HFC-134a車用冷媒產品的監管和曝光力度,改善制冷劑企業在拉動內需過程中的生存狀態。另外,打擊假冒偽劣制冷劑產品也能減少對汽車用戶的危害,這對于我們通過拉動內需消化過剩產能將非常有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億輛車的車用空調中如果能使用HFC-134a,市場前景將依然樂觀。
“雖然東岳集團今年的情況還可以,但據我觀察,現在其他各廠很難維持,目前多數企業都處于虧損邊緣。因此,今年國內一些大型制冷劑企業都提高了出口產品的價格,上漲了20%左右。出口許可證制度已經確定了,我們就不要再賤賣產品了。我們漲價了,下游也會接受。”任學說。
任學表示,在豐富產品鏈方面,大力發展HFC-32是東岳集團確定的方向。目前企業在正常生產,只是產量還比較少,剛處于推廣階段。“HFC-32現在用量最大的是在HFC-410A的混配中,我們想把它作為新的單質直接使用,配套的壓縮機也剛剛研發出來,這一產品可以算是一個可行性的發展方向。”任學介紹說。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