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評證監會主席余首秀講話:看好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時間:2020-01-04 10:36:00 閱讀:3908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廣發證券:劉士余表態穩定市場信心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市場調查研究員會,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對注冊制改革等重要問題,向中外市場調查研究員傳遞了積極而有力的信息。
首先,發言突出強調資本市場改革要尊重市場規律和國情。劉主席明確注冊制作為資本市場改革頂層機制的目標不會動搖,但注冊制不是孤立的改革,不會單兵突進,更不是放任上市圈錢,必須以市場體系和法制環境等多方面系統配套作為前提條件。劉主席闡述了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法制化建設和注冊制改革的遞進關系,資本市場改革任務之間相互關聯、互為基礎,要分步驟地穩步推進。證監會將繼續堅定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大力完善法律制度配套,穩步有序地推進注冊制。
其次,發言闡明了穩定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條件。劉主席坦承資本市場和監管存在不成熟、不完善與不適應。實踐也證明,有些業務創新和市場管理措施對中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體市場結構的考慮是明顯不夠的。要發揮資本市場在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就要對市場本身進行改革和發展,但這又是一個利益高度博弈的場所,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避免市場失靈造成的沖擊,扭曲功能甚至帶來風險溢出。劉主席表明中證金較長時間不會退出,今后市場失靈時還會果斷出手,未來幾年都不會推行熔斷機制,有助于穩定市場的情緒和信心。
最后,發言重申了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的監管信念。劉主席代表證監會正面回應了注冊制、熔斷機制、證金公司退出等敏感問題,表明中國資本市場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既要吸取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又要立足中國國情,緊緊把握住市場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核心是要在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利益的基礎上,建設資本市場的良好秩序和不斷提升效率。
劉士余的發言專業、真誠、堅定、務實,打消市場對于不確定性因素的疑慮,也展示證券監管的規劃與方向,將有助于穩定市場的預期,增強信心,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國泰君安:看好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一、注冊制推出仍待條件成熟,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提升。市場之前對注冊制的快速推進懷有一定的擔憂,擔心可能引起市場估值的整體下滑。劉士余主席明確表示,注冊制不可以單兵推進,配套的改革需要相當的過程、相當長的時間。注冊制雖然是必須要推出的,但推出之前一定要有完善的交易體系、健全的投資者結構和有效的監管制度。我們認為,劉士余主席的態度表明了注冊制將有序穩健的推行,當前一段時間內健全發展現有的資本市場體系或更為靠前。注冊制有序推出的表態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二、證金退出為時尚早,市場失靈仍將出手。市場之前對證金的退出時間和力度預期不一,對新領導層上任后對“穩定市場”作何態度也不明確。劉士余主席發言指出,證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會退出。此外,當陷入市場完全失靈、連續失靈的情景時,仍會果斷出手,這也是符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我們認為,政府的平準措施將繼續存在,這有助于減少市場的非理性波動,而證金在市場整體穩定之前將不會大規模撤出。劉士余主席的表態解除了市場的擔憂,政府將繼續在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起到重大作用。
三、熔斷機制不具備推行基本條件,之前證監會的流程和應對是規范的。劉士余主席表示,未來幾年市場投資主體是中小投資者的結構難以發生根本性變化,仍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之前推出熔斷制征求意見范圍比較廣,共識度也比較高,當結果發生背離后證監會也立即叫停。我們認為,劉士余主席對資本市場的機構有著深刻的認識,監管層在借鑒國外經驗時將會更加謹慎合理。對熔斷機制推出過程和處置的反思與判斷,表明了對前任領導層規范性工作的肯定,監管機構將在平穩繼承中發展創新。
四、新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理解深刻,看好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通過對劉士余主席發言的認真學習,我們認為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結構和運行有著深刻的理解,對各項改革制度有著深刻的考慮和充分的認知。劉士余主席和市場積極溝通的態度也有助于穩定市場的預期。
中原證券:注冊制是頂層設計的重大任務
在兩會市場調查研究員招待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回答了市場調查研究員關于注冊制、穩定與平復市場行情及熔斷機制的相關問題。在回答市場調查研究員對注冊制是否進行和如何進行的提問時,劉士余認為:推動注冊制改革是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大力推進直接融資一道,是頂層設計的重大任務。這些金融改革的重大任務是相互遞進相互推動的,注冊制需要特定法律環境,更需要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嚴格信息披露等重要條件。
從劉士余答市場調查研究員問中可以看出,對注冊制推出的認識必須從頂層設計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金融改革的中心任務的高度著眼,才能真正把握注冊制推出的目的、時機和意義。
2015年底全國人大已賦予證券市場重大改革的注冊制所需要的法律地位和程序,但頂層設計更需要系統和法律的完備性。在監管的層面上啟動配套性制度的研究與推出需要充分溝通和合力,單兵突進往往會事與愿違。同時保護投資者權益或利益也還需要更多的工作要做。從這些要求看,注冊制在穩妥可行的法律與市場條件中推出已成共識和一致性判斷。
從劉士余答市場調查研究員問中也可以看到證監會在全國人大授權推行注冊制改革后,證監會內部的溝通與政策制度研究將會積極進行,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和集思廣益更不會停止。而涉及到注冊制的方式方法的選擇,更會把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放在最根本的位置上。因此這樣的注冊制也許才是市場和投資所需要所歡迎的注冊制,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注冊制。
在理解和認識注冊制中也許要端正這樣一種認識,既注冊制可以單兵突進。忘記了注冊制頂層設計及它在金融改革目標中的地位和相互聯系,忽視了它對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直接融資是否帶來限制和制約,從而影響到了金融改革整體目標的實現。講究金融改革整體目標的推進,講究金融改革目標全面實現對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重要作用,才能體現出注冊制的應有價值。
注冊制對中國資本證券市場的影響深遠重大,市場和投資者關注它就是關注中國的證券市場改革。相信只要中國證券業發展的市場取向、法制取向不變,在證券市場發展中不斷加快市場化、法制化建設的步伐,注冊制的推出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西南證券:循序漸進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
劉士余的講話在把握中國資本市場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指明了資本市場未來的發展之道。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發展方向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采取穩妥全面的辦法,穩步推進注冊制,是對市場化、法治化發展方向的最好詮釋。
首先,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正在繼續完善中,包括滬深股市、新三板、地方性股權交易中心等各層級市場構成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整體框架,能夠為注冊制在滬深股市的推出提供良好條件。如注冊制在新三板某種程度上已經實行了,上市企業數量、融資規模都連續高速增長,這為未來滬深股市實行注冊制提供了有效的經驗積累。
其次,推出注冊制是證券市場發展的既定目標。在此之前,利用全國人大授權的兩年過渡期,研究完善與之配套的各項改革措施與制度設計,為穩妥推出注冊制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第三,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堅持中證金公司的長期投資安排,不考慮中證金資金退出,有助于穩定投資者預期,保持市場正常的融資功能。
第四,對資本市場制度安排進行適當調整,顯示了監管層實事求是、努力呵護市場發展的務實態度。深港通制度繼續推進,有助于香港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實現價值發現;熔斷機制暫停實施則是制度建設對市場結構與現狀的一種調整與適應,本質上都是為了呵護市場的發展,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
最后,在監管層的有效監管和科學領導下,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目標一定會實現,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有一個光明和遠大的未來。更多最新行業調查,市場調研,可行性分析報告請訪問華夏經緯市場調查公司。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