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融資現狀分析
時間:2019-09-17 16:40:00 閱讀:4080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融資現狀分析
在當下中國的經濟結構中,以汽車行業為代表的制造業,與房地產以及基礎設施投資一直是投資的主力,它們的投資基本穩定將對穩增長發揮著積極作用。從中國汽車行業的特點看,其一直存在著集中度低、產能格局散亂差的問題。
就當下的形勢看,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是最有可能成為穩投資重點關照的對象。“十三五”期間,我國進一步提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水平,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到2020年,實現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萍疾繝款^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累計投入28億。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融資熱度不減
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從行業投資來看,2014-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投融資數量呈現快速上升態勢。雖然國家補貼政策始終在不斷退坡,但是行業投融資熱度不減,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共計發生投融資案例66起,較2017年的67起基本持平,最大單筆披露金額案例達50億人民幣。
下游成為主要投資方向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包括原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芯及PACK、鋰電設備、電機電控以及整車制造、充電樁、汽車租賃等環節。其中,1)原材料包括鋰、鈷等礦產資源構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共同構成電芯及PACK。2)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三大系統是構成整車的核心部件,構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中游。3)此外,整車制造、充電樁及運營、汽車租賃等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下游。
近年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我國誕生了數十家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在汽車技術方面實現與國際同步。新興的造車實力的加入,對傳統車企的市場格局造成很大的沖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已經超過60家。
從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融資事件中產業上中下游項目占比情況來看,2018年上游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投融資案例共計10起,較2017年的15起下降明顯,占比亦下降了7.24%;中游(包括新車制造等行業)投融資案例共計19起,數量情況和占比情況與2017年持平;下游產業(包括交通出行、汽車后服務等行業)投融資案例共計37起,比2017年多了4起, 占比提升至 56.06%。結合投金額與數量來看,自動化駕駛和新車制造及硬件并列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融資熱點。
兼并重組集中于產業鏈核心零部件領域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兼并重組事件集中于產業鏈核心零部件領域。據統計,2018年,44個并購事件中,公布交易金額的有37個,總金額約875.36億元,平均交易金額23.65億元。被并購的企業中,電池及電池系統、正極材料上游原材料、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的較為熱門:有15家為電池及電池系統,12家為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7家為新能源車及零部件產銷,3家為設備制造,2家為電池隔膜,還有負極材料、導電劑、電解液、六氟磷酸鋰各1家。
在傳統燃油車產銷連續負增長,發展動能不足,而新能源汽車產銷不斷攀升的大環境下,上市公司實施多元化戰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并購切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是相對迅速的方式。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