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布 成都排名躍升31位至全球第43位
時間:2020-09-25 23:05:00 閱讀:3741 整理:成都市場調查公司
9月25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8)”在中國深圳和韓國首爾同時發布。報告顯示,成都在本次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3位,較上期躍升31位,排位創歷史新高。
成都排名全球第43位 繼續領跑中西部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是國際范圍內最具權威性的金融中心地位指標,被譽為城市金融發展的“晴雨表”。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及聲譽五大方面對主要金融中心進行評價和排名,共有111個城市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舊金山、深圳、蘇黎世。
中國內地城市在本次榜單中占據12席,分別是:上海(第3位)、北京(第7位)、深圳(第9位)、廣州(第21位)、成都(第43位)、青島(第47位)、南京(第89位)、西安(第105位)、天津(第108位)、杭州(第109位)、大連(第110位)、武漢(第111位)。成都金融綜合競爭力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五,位于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之后,繼續領跑中西部。
三年排名攀升43位 金融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2017年9月,成都首次上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全球第86位。“在我看來,成都將會以很快的速度上升。”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當時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隨后成都的表現驗證了余凌曲的判斷。2018年3月,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布,成都位居全球第82位,這是成都繼2017年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首次入榜后再度上榜,排名較上期提升4位。2018年9月,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布成都排名位居全球第79位,較上期排名提升7位……昨日第28期指數發布,成都在本次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3位,較上期躍升31位,排位創歷史新高。三年來,從成都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的排名不斷攀升可以看出,成都作為中國西部金融中心的金融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排名位次持續攀升,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漸得到全球認可。
實力不斷提升 成都金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
那么,成都是如何做到在三年內排名連續攀升的呢?近年來,成都加快建設立足四川、服務西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西部金融中心,上半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1036億元,排名全國第六,同比增長4.7%;截至8月末,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4.31萬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六,同比增長10.1%;本外幣貸款余額3.99萬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七,同比增長12.1%,截至目前,境內外上市公司115家,今年新增11家,新增數量居中西部第一。本次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成都金融綜合競爭力創下新高,深刻反映出近年來成都金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人力資源日益富集的良好發展態勢,充分彰顯了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和現代金融產業發展的活力與成效。
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將充分利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加強與重慶在金融領域的交流合作,協同提升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快形成特色鮮明、要素富集、功能完善的現代金融產業格局,奮力推動成都金融綜合競爭力再上新臺階。
專家解讀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余鵬
未來成都提升空間仍然較大
“自2017年9月首次入榜以來,成都金融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這顯示了這座城市在金融方面深厚的金融發展土壤。”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余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余鵬表示,相比第27期指數,成都本次排名全球第43,得分較上期上升18分,主要原因在于成都的5項客觀特征指標排名均出現上升,以及主觀問卷調查得分也出現較大提升,綜合推動了成都得分和排名的上升。其中,客觀特征指標方面,成都人力資源排名全球第46(上期88),營商環境排名第60(上期97),金融業發展水平排名第62(上期100),基礎設施排名第64(上期101),聲譽排名第56(上期102)。在問卷調查得分方面,本期得分675分,相比上期提升了56分。這反映出成都無論在客觀的發展指標方面,還是國際金融人士的評價方面,成都的表現較上期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因此本期排名上升較快。
“成都金融的排名與成都國際地位基本匹配。”余鵬表示,此次進入排名的城市總共有111個,排名43位算是一個比較靠前的位置。成都目前正在和重慶共同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國際影響力、知名度也比較高,未來聚焦金融開放和金融集聚區建設,成都提升空間仍然較大。
新聞多一點
資本市場“成都軍團”再添新丁
年內11家企業上市
9月24日,中國證監會第142次發審會議顯示,成都彩虹電器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申請獲得通過。彩虹電器成為成都市今年來第11家上市、過會企業。近年來,成都企業上市取得突破,資本市場“成都軍團”持續擴容。通過與資本市場加速對接,直接融資水平不斷加大,經濟證券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也持續加快。
今年來,成都先導等11家企業先后上市、過會。此外,成都市還有主板、中小板在審企業4家,科創板在審企業5家,創業板在審企業8家,輔導備案企業40余家,形成“發行一批、審核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局面。據介紹,自2016年以來,在鞏固提升“2015成都經濟證券化提升行動計劃”創新實踐的基礎上,成都實施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推進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成果顯然。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新增上市公司分別為9家、5家、11家、14家。
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促進經濟轉型、增強經濟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今年成都以“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為抓手,著力提升全市企業直接融資比重,積極組建金融顧問服務團,服務企業上市、發債及融資需求;深入構建分層次、有重點的擬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及上市“綠色通道”,全面實施梯度培育和分類服務;積極搶抓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機遇,推動更多優秀的成都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打造資本市場“成都軍團”。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